九型人格心體驗 2018-05-26-假日班

想知道自己為何總是陷入一樣的困境?
想知道跟不同人相處跟溝通的訣竅?
想擺脫先天的性格限制?
想讓自己的潛能發展更順利?

~如果有以上的疑惑,具有千年歷史的九型人格學都能為你解答~

此應用工作坊以實用為主,讓學員在互動與聽講中學習九型人格系統,透過此系統更加理解自己與他人的異同,增進人際技巧,化解衝突,不再誤觸關係地雷,增進溝通成效,提升關係品質。

【課程內容】

  • 九型人格介紹
  • 戀愛關係/職場關係中的九型人格
  • 九型人格牌卡活動
  • 自我覺察活動
  • 互動討論

參加本課程,你將了解:

  • 更了解自己,對自己有更多覺察(包括行為模式、優勢與陷阱)
  • 九型人格在關係中的需求
  • 九型人格在關係中的行為模式
  • 九型人格基本理論
  • 與九種不同人格的溝通秘訣

【講師】廖偉玲 諮商心理師 (Melody)

【課程時間】5/26,27(週六,日)9:00~17:00 兩日班

【課程地點】台北市松山區松德路18號4F 赫威思專業訓練中心

【課程主辦單位】赫威思專業訓練中心

【課程費用】NT$ 5,000/人(現金未稅價)

下期九型課程時間及資訊,請聯絡info@bugua365.com

學習與壓力共舞

我的壓力思維模式是什麼?

心理學家鼓勵大家多花時間認識自己的「壓力思維」,它就像一種信仰,會影響真實的外在表現,以及長期的身心健康。「壓力思維」是你對壓力的看法,也是你在壓力思維中的核心信念,決定你是否成功克服壓力,或是落入憂鬱沮喪,甚至失去行動力。

請先靜下來,回想一下今天一整天

壓力, 也是你的好幫手

壓力思維模式就像是一面鏡子,會真實反映出自己的每個經驗。重新認識壓力,理解壓力不只是負面的可能,我們以前害怕或避之唯恐不及的壓力反應,其實也有它的正向之處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化阻力為助力,把壓力化敵為友。

例如,以前你可能會覺得「手腳發抖、額頭冒汗、需要他人精神支持」等等「症狀」,是代表自己的抗壓性不夠、適應性不良。但從另一方面想,那些反應也是身體與大腦在幫你應付壓力、產生保護自己的機制。

壓力反應可以幫助我:

  • 集中注意力
  • 感覺更敏銳
  • 提高行動力
  • 動員全身能量
  • 神經系統平衡
  • 促進大腦處理和整合經驗
  • 學習和成長

除了上述生理反應,根據心理學教授-傑瑞米‧賈米森的研究,就連壓力所帶來的「焦慮反應」都能成為助力。重點是,當你建立了「正向壓力思維模式」後,就能藉由它來調節焦慮感,讓我們免於情緒與精神的耗弱。所以,將焦慮視為一種能量、動力或是令人期待的興奮感,反而能夠幫助自己發揮潛能。

當你形成「正向壓力思維模式」,就能讓自己更擅長面對壓力,新挑戰也將因此變得容易。若你正準備參加令人緊張的重要活動或有需要發揮最佳表現的時刻?那可以試著正視焦慮情緒,告訴自己這也是一種興奮的表現吧!

依附理論與依附類型 (文章包含依附測驗連結)

從小到大,我們都在找尋一個能讓自己感到安心的領域。從媽媽的懷抱,到與朋友玩耍的下課時光,再至和另一半共享的甜蜜關係。人的一生在不知不覺中,都與他人相互牽引著。我們從小到大追尋的,都是一個能讓自己安全依賴的對象。
baby and mom

最早的依附理論由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)所提出,他認為小孩一出生就會依賴照顧他的人,以免於自己受到外在的威脅。而依附關係影響到的不只是小孩與母親的互動,更是終其一生的生活。

辛蒂.哈珊(Cindy Hazan)與飛利浦.薛佛(Phillip Shaver)兩位心理學家,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世界中。人際關係也屬於一種依附過程,雙方都期待在此段關係中獲得滿足,而形成相互的情感支持。

感情世界中,常常會聽到某方抱怨另一半不理人,而另一方卻反過來嫌對方太黏人的情況。最初,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種現象?不論是感情開始之前,或是仍在掙扎一段不想被放棄的感情,透過依附理論,都能夠讓我們多了解自己、多了解對方。


今夜,你想的人是誰?  由親子間的依附到親密依附

人的依附關係在各個年齡階段間各有不同,在幼兒時為親子依附;成年時則為親密依附。依附是「生死相關的事」,因為幼兒若沒有成人可供依附就無法存活。所以當我們依附的對象從「父母」轉到「另一半」時,另一半對自己的一舉一動,才會這麼讓人在意,甚至無法理性的判斷跟處理,那是因為生存的安全感被威脅了。

我們幼時與父母之間的互動,會形塑我們的依附類型,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。所以也有人說,每一種親密關係都是親子關係。不需要沮喪或不喜歡自己現在類型,那是兒時自己為了生存,所做的最佳努力。而且,沒有人是百分百的安全依附,也沒有人會是完全的不安全依附,這只是一個相對概念/理論,不需要把自己定型。

「覺察」跟「接納」是改變的開始,認識自己的依附類型,能對自我有更多認識,在有意識的自我成長跟學習,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之後,每個人都能越來越往安全依附靠近,享受美好的親密關係。


你屬於哪種依附類型?(你可能不只一種,但總有主要跟次要的型態)

  • 安全依附 (Secure Attachment):
    我好,你也好。
    能夠有自信的處理好兩人關係,了解自己的想法與需求,也能尊重和信任對方,是在成長過程中情感和安全感都獲得滿足的人。
  • 焦慮依附(Anxious Attachment):
    我不好,你好。
    在成長過程中未獲得足夠重視,對自己沒信心,而衍生出慣性贊同、討好他人的行為。會用一些方法去測試對方對自己的愛,但結果常常都是令他失望的。當發生爭執或關係變差時,容易產生自責、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心態。
  • 逃避依附(Avoidant Attachment):
    我好,你不好。
    不輕易相信他人,對人的信任度低,喜歡自由自在、一個人的生活,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跟興趣上。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,對重要他人失望,所以養成凡事靠自己,不依賴他人的行為模式。
  • 混亂依附(Disoriented Attachment):
    我不好,你也不好。
    在關係中有一種矛盾的心態,一方面希望對方能接納自己,另一方面又害怕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會帶來傷害,不相信有人愛自己。在成長經歷中,或許曾被情緒化的方式對待,或有一些沒有解決的重要事件,讓他在關係中找不到一個好的相處與對待另一半的方式。
若想了解自己在關係中偏向哪種依附類型,我們有提供線上測試,馬上可以知道結果:

愛情依附關係測驗 love attachment test
親密關係測驗 – 測試我和他的依附關係類型

 

 

photo by chloe_trayhurn_art thoughts by me x

因應壓力的十四種策略

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能有壓力源,但壓力源是否會變成真正的壓力,是非常主觀的認知。有些人對主管的命令特別有壓力;有些人則是對男女朋友的每句話跟眼神都特別在意,甚至因此感到壓力。有些壓力影響很短暫,有些則需要耗費好長的時間才能走出陰影。

如何利用呼吸減壓

為何呼吸那麼重要?

佛陀曾在入出息念經提到,覺察呼吸是成道之路的「起點」也是「終點」。呼吸在梵文中稱為「prana(氣)」,氣指氣體,也指生命力。很多瑜伽都從呼吸下手,利用練習有意識的延長呼吸來放鬆,中國的氣功也是一樣的道理,而我認為,武術的「內力」其實一部分也是指能細膩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。

有智慧的分辨壓力源 – 4步驟壓力減輕法

想要減壓,有件事你一定要先知道,那就是壓力源分為「可控制」與「不可控制」兩種。
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:

1934年Reinhold Niebuhr寫下的祈禱文,據說二次大戰時在美國印了超過4000萬份,每一個出征的士兵手裡都有一張。是啊,有什麼壓力源比戰爭更大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