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關係,邁向安全依附2

2 pigeons in love想要改善你的關係,朝安全依附關係邁進。你可以花一點時間,靜下來想一想你與伴侶之間,對這段關係的態度跟想法是什麼,你們的理想關係是一致的嗎?你們之間的衝突來自哪裡?你童年時與父母之間的關係,是怎麼樣影響你的現在?

現在對你最重要的一段關係是什麼(伴侶或好朋友都可以)。

你對這份關係有什麼想法?

  • 對這份關係的感覺如何?
    什麼時候感覺特別好?什麼時候讓你失望難過或生氣?
  • 對這份關係有什麼期望?你想要什麼?
  • 和你理想中的關係有什麼差距?

站在你的伴侶或好友的角度來猜想,他是怎麼看待這段關係的?

  • 他對這份關係可能的想法?
  • 他對這份關係可能的感覺?
    什麼時候感覺特別好?什麼時候他會失望、難過或生氣?
  • 他對這個關係有什麼期望?他想要什麼?
  • 你知道他心目中理想關係的樣子嗎?

然後,比較一下你和他的不同。

  • 你和他的想法一樣嗎?
  • 在關係中的感覺相似嗎?
  • 理想的關係有什麼不同?
  • 你能做什麼,以更接近雙方理想中的關係?
  • 你決定做什麼,以更接近雙方理想中的關係

回想一下,過去的半年間,你們曾經經歷的事件

  • 某次衝突/爭吵(你的想法、感覺、衝突原因、你和他爭吵的目的是想達成什麼?)
  • 某次冷戰(你的想法、感覺、衝突的目的、你想要什麼?)
  • 印象最深刻的快樂經驗 (你們各做了什麼讓這件事發生?)
  • 聊得最深入的一次(你們各做了什麼讓這件事發生?)

如果可以,我想邀請你簡單的回顧「你與父母的關係」:

  • 你跟「父親」的關係如何?對他的想法?感覺?你怎麼知道他愛你?
  • 你小時候對「父親」曾經有什麼期待,但是沒有被滿足?
    例1 想要他週末陪你去玩,但他都在工作
    例2 想要他溫柔的鼓勵你,稱讚你,但他通常都只有要求
  • 你跟「母親」的關係如何?對他的想法?感覺?你怎麼知道他愛你?
  • 你小時候對「母親」曾經有什麼期待,但是沒有被滿足?
  • 你覺得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,如何影響了你現在的關係模式?
  • 回想一下「你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」跟你現在與伴侶或好友的關係,有沒有相似之處?
  • 你對現在的關係品質滿意嗎?
  • 這段關係是你想要的嗎?如果不是,你會想要怎麼改變自己?

繼續看改善關係,向安全依附邁進1

Photo by Fabrizio Verrecchia on Unsplash

改善關係,向安全依附邁進1

photo by tim-mossholder-414902-unsplash

you are worthy of love

做了測驗後,你能看到自己在四種依附模式的得分,接下來你還可以藉由文字自我檢視,下面哪一種模式最能描述你平常的行為。注意,每個人都不會只有一種模式,模式只有多寡跟強弱之分。而你也可能在面對不同人的時候,會呈現不同的模式。例如對朋友比較逃避依附,對在一起多年的愛人則呈現安全依附。

安全依附

  • 你對一個人面對問題感到自在。
  • 你對依賴他幫你處理問題感到自在。
  • 你的興趣跟他的興趣,都很重要。
  • 你的期待跟他的期待,都很重要。
  • 你們會分享對方的興趣跟期待。
  • 你對你常出現的情緒很理解,也能處理得很好。

逃避依附

  • 你是不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興趣跟工作上?
  • 你是不是把關係的重要看的比較次要?
  • 當你計劃未來的時候,「個人發展目標」是否比「人際關係目標」多很多?
  • 你總是用很理性的、旁觀者的態度,看待關係和人?

焦慮依附

  • 你是不是把心力跟時間都花在維持人際關係上,而不是自我發展上?
  • 你總是花很多心力在重要的關係中,且有時會因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而失望?
  • 當獨處時,你會感到壓力大或感到空虛寂寞冷,所以想找人取暖。
  • 你花很多時間在想你的關係,甚至是過去已經結束的關係,或是糾結在與父母的關係?
  • 你會不會因為一時的情緒,而說或做一些讓自己事後有點小後悔的話跟事情。

混亂依附

  • 在重要的關係中,常常有很多難處理的狀況發生?
  • 小時候發生的事件,強烈的影響你目前的關係?
  • 過去關係中的事件,強烈的影響你目前的關係?
  • 覺得找到一個能理解跟接受你的人很困難,幾乎不可能。
  • 覺得不論是「自己」或「別人」,都很不可靠,不值得依賴。

其他的依附類型,要怎麼樣往較理想的「安全依附」邁進呢?

給逃避依附者的反思

  • 維持這樣的模式,有什麼好處?(例:別人不會浪費我的時間)
  • 維持這樣的模式,有什麼缺點?(例:沒有什麼好朋友,沒人幫我)
  • 如果要改變,把時間精力花多一點在關係上,你最擔心的是什麼?(例:我會太累,我會沒時間工作)
  • 改變了這個模式後,可能會獲得什麼?(例:人緣變好)
  • 讓你想改變的最主要原因,可能是什麼?
  •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模式,你現在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什麼?

給焦慮依附者的反思

  • 維持這樣的模式,有什麼好處?(例:不會孤單一個人)
  • 維持這樣的模式,有什麼缺點?(例:好像沒什麼時間獨處、學習)
  • 如果要改變模式,把時間精力花多一點在自己身上,你最擔心的是什麼?(例:朋友會跑掉,他們會交新朋友忘了我)
  • 改變了這個模式後,可能會獲得什麼?(例:變得更有自信)
  • 讓你想改變的最主要原因,可能是什麼?
  •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模式,你現在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什麼?

給混亂依附者的反思

  • 過去的哪一段關係,對你目前的關係有負面的影響?什麼樣的影響?
  • 過去的哪一個事件,對你目前的關係有負面的影響?什麼樣的影響?
  • 改變了現在的關係模式後,可能會獲得什麼?
  • 讓你想改變的最主要原因,可能是什麼?
  •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模式,你現在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什麼?

繼續看改善關係,邁向安全依附2

改善關係的練習:覺察父母的影響

baby in mom's hands
依附關係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建立的

我們小時候和爸媽的關係,會影響我們目前的人際關係。因為小時候我們沒有能力獨立生活,為了確保生存,我們養成了各種不同的依附方式(檢測你的親密關係與依附型態),銘印在我們大腦中。而不同的依附方式,決定我們在關係中的樣貌。

我們可以從觀察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開始,了解這些從小養成的依附型態,是怎麼樣影響我們的。多一點了解,就是改變的開始。


 

下面的練習,能幫助你檢視童年和父母(或主要照顧你的人)之間,如何影響你目前的關係。

去想一想,在你國小或是更小的時候,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

  • 當你遇到開心的事,怎麼跟他們分享?他們的反應是?
  • 當你感覺脆弱、身體或心理受傷的時候,如何跟父母表達?他們的反應是?
  • 小時候經驗失落時,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嗎?他們都怎麼支持你?
  • 當你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的時候,如何跟父母表達?他們的反應是?
  • 當你對父母生氣時,你通常會怎麼表達?他們怎麼回應你?
  • 當你和父母有衝突或意見不合時,你都怎麼反應?他們怎麼回應?
  • 他們的管教方式是嚴厲、溫和、放任…或是其他?
  • 你對他們的態度通常是?(討好、指責、打岔、超理性、混合?)
  • 你小時候和他們的關係如何?(親近/疏遠/時好時壞/…)
  • 你小時候有過任何的創傷嗎?他們是怎麼處理的?你有獲得支持嗎?
  • 父母之外,小時候對你最重要的人還有誰?

回到現在,和你現在的關係比較

  • 你小時候和父母其中一方的關係,和你現在的重要關係中,有什麼相同的地方,有什麼不同的地方?
  • 你小時候和父母的關係,和現在的關係模式如果不同,可能原因是?
  • 過去曾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件(與關係有關的)。那件事對現在的你有什麼意義或影響?
  • 當你回想那個重要事件,能不能試著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,提出一些新的看法?
    例1, 想要父母陪你但是總是沒空,不是因為他不愛你,只是上班真的很累,週末需要好好在家休息,而且以前沒有週休二日,星期六還要上班。
    例2, 想要父母買任天堂給你,但他們都不允許,那是因為他們覺得小朋友打電動對眼睛跟學習不好,不是因為他不愛你。

Photo by Chiến Phạm on Unsplash

依附理論與依附類型 (文章包含依附測驗連結)

從小到大,我們都在找尋一個能讓自己感到安心的領域。從媽媽的懷抱,到與朋友玩耍的下課時光,再至和另一半共享的甜蜜關係。人的一生在不知不覺中,都與他人相互牽引著。我們從小到大追尋的,都是一個能讓自己安全依賴的對象。
baby and mom

最早的依附理論由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)所提出,他認為小孩一出生就會依賴照顧他的人,以免於自己受到外在的威脅。而依附關係影響到的不只是小孩與母親的互動,更是終其一生的生活。

辛蒂.哈珊(Cindy Hazan)與飛利浦.薛佛(Phillip Shaver)兩位心理學家,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世界中。人際關係也屬於一種依附過程,雙方都期待在此段關係中獲得滿足,而形成相互的情感支持。

感情世界中,常常會聽到某方抱怨另一半不理人,而另一方卻反過來嫌對方太黏人的情況。最初,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種現象?不論是感情開始之前,或是仍在掙扎一段不想被放棄的感情,透過依附理論,都能夠讓我們多了解自己、多了解對方。


今夜,你想的人是誰?  由親子間的依附到親密依附

人的依附關係在各個年齡階段間各有不同,在幼兒時為親子依附;成年時則為親密依附。依附是「生死相關的事」,因為幼兒若沒有成人可供依附就無法存活。所以當我們依附的對象從「父母」轉到「另一半」時,另一半對自己的一舉一動,才會這麼讓人在意,甚至無法理性的判斷跟處理,那是因為生存的安全感被威脅了。

我們幼時與父母之間的互動,會形塑我們的依附類型,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。所以也有人說,每一種親密關係都是親子關係。不需要沮喪或不喜歡自己現在類型,那是兒時自己為了生存,所做的最佳努力。而且,沒有人是百分百的安全依附,也沒有人會是完全的不安全依附,這只是一個相對概念/理論,不需要把自己定型。

「覺察」跟「接納」是改變的開始,認識自己的依附類型,能對自我有更多認識,在有意識的自我成長跟學習,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之後,每個人都能越來越往安全依附靠近,享受美好的親密關係。


你屬於哪種依附類型?(你可能不只一種,但總有主要跟次要的型態)

  • 安全依附 (Secure Attachment):
    我好,你也好。
    能夠有自信的處理好兩人關係,了解自己的想法與需求,也能尊重和信任對方,是在成長過程中情感和安全感都獲得滿足的人。
  • 焦慮依附(Anxious Attachment):
    我不好,你好。
    在成長過程中未獲得足夠重視,對自己沒信心,而衍生出慣性贊同、討好他人的行為。會用一些方法去測試對方對自己的愛,但結果常常都是令他失望的。當發生爭執或關係變差時,容易產生自責、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心態。
  • 逃避依附(Avoidant Attachment):
    我好,你不好。
    不輕易相信他人,對人的信任度低,喜歡自由自在、一個人的生活,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跟興趣上。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,對重要他人失望,所以養成凡事靠自己,不依賴他人的行為模式。
  • 混亂依附(Disoriented Attachment):
    我不好,你也不好。
    在關係中有一種矛盾的心態,一方面希望對方能接納自己,另一方面又害怕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會帶來傷害,不相信有人愛自己。在成長經歷中,或許曾被情緒化的方式對待,或有一些沒有解決的重要事件,讓他在關係中找不到一個好的相處與對待另一半的方式。
若想了解自己在關係中偏向哪種依附類型,我們有提供線上測試,馬上可以知道結果:

愛情依附關係測驗 love attachment test
親密關係測驗 – 測試我和他的依附關係類型

 

 

photo by chloe_trayhurn_art thoughts by me 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