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好累,不知道去哪裡求助嗎?介紹免費諮商與平價諮商哪裡找。

台灣的心理諮商中心越開越多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困擾的時候要找誰才對?
這篇就好好地說明一下,有哪些你可以利用的資源,還有各個縣市平價或免費的資源怎麼取得?
如果你有想要增補的,歡迎在下面留言,感謝~2020.11月更新

學習與壓力共舞

我的壓力思維模式是什麼?

心理學家鼓勵大家多花時間認識自己的「壓力思維」,它就像一種信仰,會影響真實的外在表現,以及長期的身心健康。「壓力思維」是你對壓力的看法,也是你在壓力思維中的核心信念,決定你是否成功克服壓力,或是落入憂鬱沮喪,甚至失去行動力。

請先靜下來,回想一下今天一整天

壓力, 也是你的好幫手

壓力思維模式就像是一面鏡子,會真實反映出自己的每個經驗。重新認識壓力,理解壓力不只是負面的可能,我們以前害怕或避之唯恐不及的壓力反應,其實也有它的正向之處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化阻力為助力,把壓力化敵為友。

例如,以前你可能會覺得「手腳發抖、額頭冒汗、需要他人精神支持」等等「症狀」,是代表自己的抗壓性不夠、適應性不良。但從另一方面想,那些反應也是身體與大腦在幫你應付壓力、產生保護自己的機制。

壓力反應可以幫助我:

  • 集中注意力
  • 感覺更敏銳
  • 提高行動力
  • 動員全身能量
  • 神經系統平衡
  • 促進大腦處理和整合經驗
  • 學習和成長

除了上述生理反應,根據心理學教授-傑瑞米‧賈米森的研究,就連壓力所帶來的「焦慮反應」都能成為助力。重點是,當你建立了「正向壓力思維模式」後,就能藉由它來調節焦慮感,讓我們免於情緒與精神的耗弱。所以,將焦慮視為一種能量、動力或是令人期待的興奮感,反而能夠幫助自己發揮潛能。

當你形成「正向壓力思維模式」,就能讓自己更擅長面對壓力,新挑戰也將因此變得容易。若你正準備參加令人緊張的重要活動或有需要發揮最佳表現的時刻?那可以試著正視焦慮情緒,告訴自己這也是一種興奮的表現吧!

因應壓力的十四種策略

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能有壓力源,但壓力源是否會變成真正的壓力,是非常主觀的認知。有些人對主管的命令特別有壓力;有些人則是對男女朋友的每句話跟眼神都特別在意,甚至因此感到壓力。有些壓力影響很短暫,有些則需要耗費好長的時間才能走出陰影。

如何利用呼吸減壓

為何呼吸那麼重要?

佛陀曾在入出息念經提到,覺察呼吸是成道之路的「起點」也是「終點」。呼吸在梵文中稱為「prana(氣)」,氣指氣體,也指生命力。很多瑜伽都從呼吸下手,利用練習有意識的延長呼吸來放鬆,中國的氣功也是一樣的道理,而我認為,武術的「內力」其實一部分也是指能細膩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。

有智慧的分辨壓力源 – 4步驟壓力減輕法

想要減壓,有件事你一定要先知道,那就是壓力源分為「可控制」與「不可控制」兩種。
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:

1934年Reinhold Niebuhr寫下的祈禱文,據說二次大戰時在美國印了超過4000萬份,每一個出征的士兵手裡都有一張。是啊,有什麼壓力源比戰爭更大呢?

提高覺察就能紓緩壓力

要如何更有效的舒緩壓力呢?

如果我們能對所有當下發生的事物,有意識的專注與覺察,覺察我們的想法、感覺、身體反應,我們就能夠開始理解自己在「壓力源」下的慣性模式,而選擇我們想要的、而且有效的應對模式。

也因為我們的應對方式越來越好,我們的「抗壓性」也越來越高,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在面對同樣「壓力源」的時候,我們實際感受到的「壓力」變小了。

舉例來說,小華如果明天要考試,當天晚上就會覺得壓力很大。他擔心考不好,擔心被爸媽罵,他不自覺得想像一些負面的事,然後身體緊繃、肩膀僵硬、胃部收縮…。然後,他就會開始上網看有沒有如何幫助考試的文章,看一看就開始上社群網站,或跟朋友聊天吐苦水。不知不覺,一兩個小時過去了,他能讀書的時間變少,他感到罪惡,開始自我批評,壓力也更大了。

如果小華能開始覺察,他會越來越清楚自己在面對考試時身體、想法、感覺的變化,以及自己的慣性應對方式。
然後,他就可以重新做選擇,自己真的要的是什麼?要上網?還是唸書? 哪一個才能真的解除他的壓力源,讓他更有效能的生活,變的更放鬆。

那要怎麼增加覺察力?

我們每個人的覺察力都是夠好的,只是,很多東西混淆、污染了我們的視野,讓我們思考僵化,才讓覺察力下降了。
練習增加覺察力,可以從放慢腳步開始,在每次想要依據過去的慣性行動時,暫停一分鐘。
然後刻意的去觀察,剛剛腦中飄過哪些想法,身體有哪些感覺,外在環境有哪些線索(cue)?我們為什麼會做出慣性的行動。
有點像是看電影時,按下暫停鍵一樣。

常常練習這樣的自我觀察,我們的覺察力就不會蒙塵,可以幫助我們做出真正想要的決定,也不會總是被壓力追著跑了~

 

測試一下你現在的壓力指數有多高?

壓力指數量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