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九型人格會改變嗎?

測驗大不同,結果可能不會一樣

你每一次使用的測驗是同一個嗎?即使是同一個測驗,也不可能有完全測得準的測驗。比如說,小時候考試,覺得這次自己準備得很完美,考出來的成績卻不怎麼樣,有時候沒什麼念書,成績卻考得很好。測驗本來就有它的侷限性,所以測驗不一定準。

心理測驗如何幫你生涯規劃?

生涯規劃的三要素:知己、知彼、抉擇

實施測驗只是一種手段,除了藉著測驗結果來增加自我了解,協助生涯決定才是最終目的:

  1. 探索「教育或職業世界」:不管是想要縮小生涯選擇範圍,或擴展探索的領域,都要先對相關的職業及教育世界有深入的瞭解。
  2. 探索「個人與環境關係」:生涯測驗能幫助當事人瞭解其興趣、能力、性向、價值觀;還有家庭與社會對當事人的期望和影響。
  3. 幫助做「生涯決定」:最終目的是釐清困惑,並做出(適合當下的)生涯決定。(林幸台,民86)

 

生涯大師帕森斯(F.Parsons)是這樣看待職業選擇問題的:

  1. 清楚瞭解自己:包括性向、能力、興趣、抱負、資源、限制…
  2. 瞭解工作的要求與工作成功的條件、工作的優缺點、工作的機會多寡與發展前途好壞
  3. 合理的推論上述兩者(「自己」與「工作」)之間的關聯

 

所以有時候測驗做完,會覺得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是因為在測驗做完之後,
沒有再去討論這個測驗的結果,怎麼運用在職涯上面。

像我在做生涯諮商的時候,會針對測驗的結果,再請個案詳細的說明自己的價值觀,跟為什麼喜歡某些職業,為什麼不能接受哪些職業,過去做過相關的工作嗎?那時候的感覺是如何?如果我要選擇某些重要的價值觀(例如薪水高),是否有可能需要犧牲一些我也在意的事情(工時長,沒時間陪家人)。

這個討論是重要的,諮商師的反饋跟統整,會幫助個案更進一步地釐清,自己的需求、動機、阻礙…等等。也清楚他做這樣的生涯決定後,可能會面對哪些挑戰,自己有哪些資源可以配合。

經過幾次的討論之後(有時候重要的轉職或是生涯決定甚至需要談個幾個月),個案才會覺得自己的生涯決定是自己想要也有意義的,也更願意為此負責,有工作的動力。

如果你沒有時間心力來生涯諮商,測驗也是能提供很棒的訊息,讓你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,只是做完之後,可以再花時間做一些自我的提問跟思考,而不是只是看完結果而已,這樣就有點可惜囉~

 

By Stella,廖偉玲

Photo by Marten Bjork on Unsplash

測驗有哪些種類呢?

測驗有好多種,如果以不同方式去分類,能分成下面幾類:

一、依目標分

  1. 智力測驗:針對抽象思考、推理、學習、適應環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做的綜合性測驗。
  2. 成就/能力測驗:評量一個人經過學習,所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測驗(例如:企業徵才、分組測驗)。
  3. 性向測驗:性向是指人在學習某事物前,對該事物的天分。性向測驗能測量自己潛在能力,由分數高低預估受測者在哪些方面有較高的可塑性。
  4. 人格測驗:個人的特質、動機、需求及適應狀況。
    人格測驗的結果,對於受測者的自我概念、工作環境的適配、成長過程及決策認知皆有關連。
  5. 職業測驗:發現受測者會被哪些事物吸引,喜歡哪些工作?什麼讓他最有成就感?

二、依對象分

  1. 個別測驗:進行測驗時,受測人數僅有一人。
  2. 團體測驗:進行測驗時,受測人數為兩人以上。

三、依材料分

  1. 文字測驗:以文字敘述之測驗。
  2. 非文字測驗:以非文字敘述(圖片選擇)之測驗。

四、依功用分

  1. 成就測驗:考查某方面的程度
  2. 預測測驗:推測未來成功的可能性
  3. 難度測驗:測受試者程度高低,無時間限制
  4. 速度測驗:測受試者作業速度,有時間限制
  5. 普通測驗:測受試者大概程度
  6. 診斷測驗:測受試者特殊優、缺點

 

By Stella

如何編出一套科學的心理測驗?

覺得人生茫然時,來份心理測驗。
覺得工作壓力大時,來份心理測驗。
覺得與戀愛運絕緣時,來份心理測驗。
覺得吃飽閒來沒事做時,來份心理測驗。

心理測驗的主題包山納海,從自我了解、職能輔導、壓力紓解等;心理測驗也是心理諮商或治療過程與決策的重要線索/工具。

《探索人格潛能,看見更真實的自己》好書分享

這是一本難得的人格心理學科普書,作者身為哈佛心理學教授(Brian R. Little),是人格與動機心理學領域的知名學者,曾任教於牛津、哈佛等名校,連續三年被哈佛畢業生評為「最喜愛的教授」。本書企圖幫助讀者了解人格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,用一種新方式去思考人格與幸福的關係,也重新省思現有的個人構念是否會限制了自己的心靈自由?

這本書的每一章都介紹了心理學重要的人格心理學研究,並以作者的課堂故事為例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「個人構念(personal constructs)」這個關鍵概念。我們的個人構念是個人看待世界並處理事情的方式,每一個人的個人構念都不相同,構念是架構、卻也是牢籠,它在複雜的人生旅程中提供我們可預測的途徑,但也會把我們鎖在僵化的觀點上看待他人跟自己。當遇到外在環境變化的挑戰時,構念空間較多的人比較不會陷入焦慮,個人構念極少的人則可能會手足無措。所以學習人格心理學的好處就是能夠豐富構念的層次,讓人更有彈性跟資源去處理事情,也能更理解自己和別人的差異。

接著的章節,本書將使用一些心理學常用的人格特質,來回答下面的問題。幫助大家在理解自己與他人時,擁有更大的自由度。

大五人格 (Big Five traits)

  • 當代人格科學最具代表性的大五人格模型,如何影響我們的幸福與成就?
  • 如何調整自己的大五人格,適應不同的環境呢?

自我監控 (Self-Monitoring)

  • 你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,會根據不同情境調整自己的行為?
  • 或是憑自己的性格與價值觀引導,習慣作自己?
  • 這兩種特質如何影響職場與親密關係呢?

內控型人格/外控型人格

  • 你認為是我們自己的行為?還是外在的力量,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遭遇呢?
  • 內控型人格與外控型人格,在現代的環境,分別有何優勢與限制?

人格與健康

  • 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有助健康?
  • A型人格在健康上,要注意什麼風險?
  • 如何保持心理與身體的健康?

人格與創造力

  • 創造力與家庭教育、童年經驗有何關聯性?
  • 高創意人士的MBTI,有什麼傾向?

人格與環境

  • 所謂的理想城市,能否滿足各種不同個性的人?
  • 以大五人格來研究分析,居住在不同地區,會展現不同的人格特質?

本書雖然只有不到300頁的篇幅,但內容豐富,資訊密度很高,每一個章節都可再細分為兩三個重點段落,建議讀者們細嚼慢嚥這本書。在讀每一章前花點時間完成書中的心理測驗,並在每個段落結束時,停下來思考:
1) 這種人格特質的人,我曾經見過嗎?
2) 我在什麼時候會表現出這樣的人格特質?
3) 除了書中的例子,這種特質還能在哪些情境發揮優勢?
這樣應能幫助讀者在這本書後,更能融會貫通,擁有更多元、層次更豐富的構念。

 

《探索人格潛能,看見更真實的自己》

本篇同步發表於Melodyliao.cc

從外表猜測對方的大五人格

Snoop: What Your Stuff Says About You by Sam Gosling

Dr. Sam Gosling 是美國柏克萊大學畢業的心理博士,德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。他的研究主題與眾不同的有趣又實用,用十年時間探討如何由外在”窺探”人的性格,以最廣泛使用的大五人格為工具,實際考察受試者的房間、辦公室、外在樣貌,整理出一套以心裡科學為依據的”窺探手冊”。

神經質
高度神經質的人:容易焦慮、憤怒、沮喪、不自在、脆弱
可能會:在考試或重要會議前睡不著、反覆思考朋友話語中的真正用意
可能說:為什麼你總是要批評我?

親和性
高度親和性的人:容易相信他人、品格高尚、無私、樂於配合、謙虛、富同情心
可能會:出現在淨灘活動、分享拯救北極熊的訊息、主動安慰跟親近朋友
可能說:都可以啊..

外向性
高度外向性的人:合群、獨斷、好動、尋求刺激、開朗
可能會:在聚會中像花蝴蝶跟大家串場聊天、臉書朋友很多
可能說:哈哈大笑~

嚴謹性
高度嚴謹性的人:自我效能高、井然有序、盡忠職守、紀律嚴明、謹慎小心
可能會: 家裡的日常用品都存有備用品、記得帶手帕手紙、把檔案分類得很仔細
可能說:這是我幫大家做好的專案進度總表,請各自把你們目前的進度填進去。

開放性
高度開放性的人:具有想像力、對各種藝術跟音樂有興趣、感性、喜歡冒險、創意高、自由派
可能會:喜歡走不同的路線、嘗試新開的餐廳
可能說:我也想試試看這個
很多我們以為有用的線索並沒有科學證據,以下為經過科學驗證,有相關性的識人線索。

  外表 照片 房間或辦公室
開放性 沒有吸引力、沒條理、不健康、具創造力、反傳統
嚴謹性 正式的穿著 不散亂、井然有序的舒適空間
外向性
  • 友善表情、自信表情、開懷笑容
  • 走路姿態輕鬆、擺動雙臂
  • 嗓門大、聲音有力
有吸引力、開朗、放鬆 經過佈置、具吸引力
親和性 友善表情、臉部線條柔和 開朗、放鬆
神經質 穿著深色衣物 不健康 激勵海報

參考書目:Snoop: What Your Stuff Says About You Hardcover
Dr. Sam Gosling網站http://gosling.psy.utexas.edu/

Snoop: What Your Stuff Says About You
Snoop: What Your Stuff Says About You by Sam Gosling

人格心理學簡介


【什麼是人格? Personality】

「人格」或「性格」是指一組心理特質 (trait),其作用有助於個體形成具「持續性」(enduring)與「區別性」(distinctive)的感覺、思考與行為模式。人格涉及個人的精神生活、各種情緒經驗以及社會行為。

【什麼是人格心理學? Personality psychology】

人格心理學」或「性格心理學」是心理學的分支之一,目的在研究一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模式。影響人格的成因很多,心理學界尚未有統一的說法,不同的學者發展出不同的理論,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論、社會認知論、人本主義及生物學派等。

人格心理學理論試圖完整的描述一個人,也試圖了解各種不同的運作面向及交互影響。
人格心理學不只研究心理歷程,還有歷程之間的關聯性。因為歷程間的相互作用及整體運作,會比只瞭解單一的心理歷程更重要。Magnusson認為人類運作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,我們也是透過整體組織的角度去了解人。

人格心理學直接探索心理學領域中最複雜、最有趣的主題 -「一個完整的、整合的、一致的、獨特的個體

【人格理論的完整性】

一套完整的「人格理論」,必須要能對以下三個問題,提出一套相連的答案:

  • What 什麼:個人的特徵,以及這些特徵如何組成一個整體。
  • How 如何:人格的決定因素,來自於「內在」或「外在力量」
  • Why 為何:個人行為背後的原因 – 通常涉及他的「動機」。

因此,一套人格理論必須涵蓋四類主題範疇:

  • 結構:組成人格的基本單位。
  • 歷程:人格的動力面向,包含動機。
  • 成長與發展:個人如何發展成獨立的個體?
  • 行為改變:人們如何改變,又為何抗拒改變?

 

(更多內容持續補充中…)

大五人格介紹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質跟行為偏好,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的表現並不完全相同。但人們的行為即使沒有絕對的一致性,卻會類似的行為模式;相對於其他人而言,一個人的行為其實頗為一致。人格型態就是幫我們將人分類,以描述重要的行為模式。

心理學家認為人格是人的一組特性,用以解釋面對情境做出一致的反應型態 (Pervin, 1980)。所以人格測量可以用來預測一般行為上的差異。但到底要測量那些人格特質呢?  經過數十年的爭議後,現代心理學家們對於人格特質的範圍終於有了共識,那又是「五大因子」,又稱做「大五人格 (Big Five)」。因為這五大因子範圍完整,已經在不同的測量方法 (紙筆測驗、面談、同儕評量)、文化、語言中得到科學家的反覆驗證。

這五大因子如下:

外向性 (Extroversion):愛交際、喜歡人群、愛說話、積極主動

情緒穩定性 (Emotional Stability):具有安全感,不容易憂鬱、焦慮、憤怒、不安

親和性 (Agreeableness):容易相信別人、合作性高、樂於助人、和善

審慎嚴謹性 (Conscientiousness):勤勞、負責、毅力、細心周到

經驗開放性 (Openness):有想像力、有好奇心、有創意、對藝術敏感

過去科學家針對五大因子進行了很多的相關研究,而其中與員工績效及創業績效最為相關的是審慎嚴謹性 (Conscientiousness),還真應證了中國古諺說的「勤能補拙」! 至於其他四個因子的重要性,就和你的行業有關了,例如業務通常會比較外向,客服人員友善性較高等等。

個體化的過程

在榮格看來,心理分析的根本目的之一,便是促進個體化(individuation)的過程,特別是在原型層面上的發展過程。

何謂個體化?

個體化是一種意識提升與發展的計畫,需要與各個人格面相建立有意識的關係,在意識層面盡可能涵蓋所有的特質。個體化能為心理的黑暗面帶來一線曙光,整合從中發現的各種對立與張力。

榮格提出成人的個體化歷程,是以兩個主要的運動方向推展:分離(separatio)與合體(coniunctio)

  • 分離:一是分解個人對於外在現實角色的認同,二是分解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始、重要的內在人物。這種解離認同的運動會創造出更清明的意識,像是一面更清澈的鏡子。
  • 合體:持續關注在夢境、積極想像、共時性事件所出現的集體無意識的原型意象。把這些新的題材帶到意識功能與日常的模式當中。觀照無意識的心靈,並有意識地整合其內涵。

個體化需要讓心靈湧現的新特質浮到意識層面,加以整合為全新的整體。個體化意味帶著某種程度的接納與尊重,盡其可能擁抱自性(Self)的所有面相。當意識與無意識、自我(ego)自性(Self)之間存有良性的互動時,人們感受到自己獨特的個性,同時也與存在深處的寬廣無際經驗之海洋相通,從而使自己的生活具有創造性、象徵性和獨特性。一個既健全又獨具個性的人格,會在各種心理的對立面協調統一中產生。

榮格將達到這個心靈平衡的過程,稱作個體化(individuation),是人類心理活動所遵循的原則與過程,也是實現真正自我的過程。